2014第三季度帆茂企业家论坛实况
2014-08-11
帆茂第三季度企业家论坛于2014年8月在深圳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开启了帆茂国际化战略的序幕。会议特别邀请到了美国尚高资本全球市场事务主管Thomas E. McGowan、首瑞PE FOF基金投委会联席主席李健仪、美国YMCA退休基金副总裁谭力等。嘉宾们就如何依靠海外成熟管理方式为本土投资创造回报给出了各自的观点,分享他们对未来市场方向的见解。
图1 帆茂业务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黄立伟
图2 帆茂业务创始合伙人 陈 红
图3 美国尚高资本(Siguler Guff)董事总经理
市场事务主管托马斯·麦高文 Thomas E. McGowan
图4 首瑞PE FOF基金投委会联席主席 李健仪David Lee
图5 原纽约“卡耐基基金会”投资总监
现美国YMCA退休基金 股权与国际投资业务负责人 谭 力 Li Tan
作为曾经投资过阿里巴巴,顺丰,无锡尚德,金风科技等企业的尚高资本,是第一个在金砖四国从事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20多年来,尚高资本在全球发型了22只基金,无一亏损。论坛上,作为尚高代表,Mr Thomas首先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他认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占了很大的位置,现今的互联网和手机领域都蕴藏着无线的投资潜能。同时,他希望中国在教育事业中投入更多的成本。作为与哈佛大学有渊源历史关系的尚高,自始至终秉承着哈弗的钻研精神,寻求在“安全至上,增长可续”的原则下,运用其独有的投资逻辑,为全球投资人获取长足回报。就投资的类型而言,他认为多基金经理的模式益处良多:1.它能获取更广泛的投资经验;2.它的多样化而有资本控制下行风险;3.它能创造广泛的投资脉络;4.它开创了知识和资源的互通以及投资教育的深入;5.它分散员工于各地,为尽职调查提供的更多更真切的资源;6.它能根据资产规模配置适应项目;7.它对基金旗下各个管理人的专业和合规要求更高。尚高20几年的无亏损记录因他快于市场一步发掘机会,并且在风险和投资中找寻了平衡。
同于尚高这样的海外企业,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家以及大型财富家族同样在“新陈代谢”的财富海洋里挖掘了众多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而他们的“掘金”方式是否也适合于中国市场?通过圆桌互动,谭力先生以及李健仪先生与投资人交流了他们各自的投资方法和逻辑。作为曾经任职于卡内基基金会的谭力先生,他对流动性投资组合投资有更多的感受。他表示,海外投资组合基金已越来越受到家族企业,甚至大学基金或养老基金的推崇。因为它下跌风险管理更好,而且在全球能找最好的机会。李健仪先生则更多的从国内实际的案例讲述未来的投资组合的运行法则。
图6 互动环节投资人踊跃提问各位嘉宾
会议互动环节,投资人踊跃提问各位嘉宾。来自上海,杭州以及深圳本地的投资人从全方位的角度深入的了解了海外组合基金的魅力。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