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茂研究部丨资产证券化导向的帆茂策略(上):概述
2016-07-11
当前阶段是帆茂策略调整的重要时间窗口。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私募股权市场上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到了该升级换代的时候。该领域总体上的资本效率正在迅速下降,呈现出投资收益下行、风险上升的周期拐点特征。令人困惑的是,当前常见的策略调整建议缺乏新意和专业深度。对于大众客户而言,自2015年以来“资产荒”的出现则预示着社会上泛泛的主流帆茂策略已经接近穷途末路。国内的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似乎正濒临策略调整的临界点。
我们自2009年以来研判并执行了三个阶段的重要策略调整。第一阶段是2009-2011年间确立的信托与有限合伙制私募债权投资期,高通胀是其策略依据。第二阶段是2012-2015年确立的私募股权投资期,通胀水平的断崖式下跌与利率下行是此次策略转换的关键信号。在第二阶段的后期,美元走强与实际利率拐点信号显现,中美国平衡配置框架也初见雏形。2015年下半年的国内金融市场动荡与监管政策调整,又预示着国内大水漫灌式的私募股权投资几乎走到了尽头。很多机构陷入了迷茫。在重要的调整窗口期,彷徨者可能将错失战略机会。在接下来的第三阶段,策略调整需要立足于未来中长期视野,探讨新一轮可能处于左侧买入交易区间的资产周期。
对于未来第三阶段的策略特征,我们当前倾向于勾勒为“资产证券化”。后面将详细阐述这个概念的真实含义、历史背景以及分析逻辑。这里的分析不同于传统的帆茂策略。后者通常痴迷于挖掘宏观经济、行业经济中的微观机会。传统策略有其不懈精进的优势,也有缺乏足够战略纵深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规避宏观或系统性风险的侵扰。这里采用以资产证券化为主旨的策略分析,更加重视国内经济和金融社会的生态进化特征以及持久的内在逻辑。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的证券化特征越来越显著,正在小范围内从传统的商品经济、金融经济步入更加高级的证券经济阶段。当前阶段的证券化进程正带来新的资产交易方式转变,可能孕育着系统性的投资机会。
资产证券化风格的策略有两条重要分支。一个分支是私募股权市场的二级市场交易,即PE二手基金。这相当于针对该领域日益增强的供需矛盾与PE资产流动性需求,充当做市商或市场清道夫的角色。随着大量资金持续涌入,私募股权市场对于市场动荡和客户流动性因素愈发敏感,在退出受限时更容易形成“堰塞湖”。市场洗牌是必然的,PE及其投资资产的再流通交易(即证券化)也是必然的。针对优质资产的流动性交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发达国家,这是一种成熟的交易方式,具有相当稳定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由于缺乏可信的机构投资者介入,它还享有市场早期开发所具有的成长溢价。另一个分支是国有资产证券化。自2013年以来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已经为国企资产证券化(出售或流通交易)创造条件。与此相并行的是投资领域的“国进民退”。如果讲宏观格局,则可以说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证券化已经在路上。在企业部门负债率偏高的条件下,去杠杆的必然性政策诉求就是政府部门加杠杆,支持政府平台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与并购重组来实现去杠杆。新一届政府自从2013年提出“盘活存量”之后已经在资金和资产领域展开实践。
专栏: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含义
资产证券化这个概念已经被赋予浓郁的本土化特色,在最近两年间被国内政府以及政策咨询部门频繁提及。它的含义不仅限于国内外金融业通常所谓的高级形态,即将金融机构(或非金融类企业)资产负债表内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如按揭贷款、信贷、企业应收账款等)进行三个步骤的处理过程:先将资产打包,然后构造分档型的再融资结构,最后在证券市场出售。在当前本土化的主流实践中,它主要是指证券化的一些原始形态和中间形态,具有醒目的融资倾向。因此,国内主流的资产证券化活动则是将财产权益(或经济要素)转换成金融商品,从而实现流通转让和融资目的。
(1)什么是证券?
证券是指关于财产权益的交易凭证或合同。
“这种财产权益如果是能够分割的、可转让的,它就应该是证券。如果对其定义进行扩展,很多想流动起来的财富都可以实现证券化流通。”——引自“吴晓灵呼吁加快《证券法》修订拓展证券定义实行统一规则”,《证券日报》,2016年6月20日。
(2)什么是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不可转让的资产(财产权益)转换成证券的过程。
再证券化是指将已经证券化的资产进一步证券化的过程。
(3)证券化的功能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市场定价效率;
扩充融资渠道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优化资本结构和改善机构治理等。
下一篇《资产证券化导向的帆茂策略(中):证券化时代的资本论》待续。
(本文为帆茂研究部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